权威访谈|蹄疾步稳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——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

来源:财经界杂志社 2025-04-01 17:03 浏览量:297

今年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20周年,也是我国提出“双碳”目标5周年。站在这样一个新起点上,我国将如何持续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?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
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、长期任务,具体应如何推进?围绕相关问题,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接受了《财经界》记者专访,他认为,“推进绿色发展要锚定目标、蹄疾步稳,聚焦重点领域、抓好关键环节、完善支持政策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。”

绿色发展成效几何?

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。文华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,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。

产业结构方面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。建成全球最大、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,为全球提供了80%的光伏组件和70%的风电装备。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1300万辆,产销量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。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,累计完成5.5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、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.5亿吨以上。

能源转型方面,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,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。完成煤电节能降碳改造、灵活性改造、供热改造超7亿千瓦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、发展速度全球最快,截至2024年底,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.9亿千瓦,在总装机中占比达到56.4%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稳步提升,2024年较上年提高1.8个百分点。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新的绿色增长点,据有关机构测算,2024年清洁能源对我国GDP贡献率达到10%。

资源利用方面,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2012年以来,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、水耗、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态势。2024年以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,通过促进先进节能高效产品设备推广应用,形成节能量超2800万吨标准煤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300万吨。2024年,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.83%,规范拆解废家电数量同比增长20%,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64%。

如何实现两个阶段目标?

2024年7月,党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》,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。

对此,文华表示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,蹄疾步稳推进绿色发展,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。

锚定2个阶段目标:到2030年,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,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,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,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,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,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。到2035年,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,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,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,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,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,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。

聚焦5大重点领域:一是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,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,打造绿色发展高地。二是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,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。三是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,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。四是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,优化交通运输结构,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,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。五是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,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,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。

抓好3大关键环节:一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,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二是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,推广绿色生活方式,加大绿色产品供给,积极扩大绿色消费。三是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,强化应用基础研究,加快关键技术研发,开展创新示范推广。

完善5大支持政策:推动有关部门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转型的财税、金融、投资、价格政策和市场化机制。财税政策方面,落实相关税收优惠,完善绿色税制。金融政策方面,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,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、绿色融资租赁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。投资政策方面,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项目积极予以支持,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。价格政策方面,深化电力价格改革,完善水价政策,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。市场化机制方面,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,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,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。

如何建设零碳园区?

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“建立一批零碳园区”。文华指出,这是党中央、国务院立足当前“双碳”工作实际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,具有5方面重要意义。

一是有利于能源绿色转型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零碳园区,依托零碳园区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,将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,推动新旧能源有序替代。

二是有利于引导产业深度脱碳。零碳园区将为传统产业深度脱碳提供探索平台。同时,可以发展“以绿制绿”“以绿智算”模式,助力新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。

三是有利于推动碳排放强度降低。零碳园区具备高产出、低排放的特征,不仅能够促进园区所在地区碳排放强度降低,也将为我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作出积极贡献。

四是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通过零碳园区建设,西部地区有望实现“低成本+低碳”能源供给,东部地区可以依托零碳园区降低重点产品碳足迹,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良性循环。

五是有利于应对绿色贸易规则。零碳园区企业可实现绿色能源供应溯源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,能够显著提升相关产品的“绿色竞争力”,助力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。

谈及如何推进零碳园区建设,文华说,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零碳园区建设方案,明确目标任务、完善支持政策、强化要素保障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‘谋划一批、建设一批、运行一批’的总体安排,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地方和园区的技术指导,有序推进零碳园区建设。”


排行

一月 一周
     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
      Baidu
      map